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破产对职工的补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职工安置费:企业破产后,职工将失去工作岗位。为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企业应按照法定规定支付职工安置费。安置费的标准依据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职工在职年限等因素确定。
2. 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破产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标准为职工在职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 社会保险待遇:企业破产后,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予以终止。职工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
4. 拖欠工资和福利待遇:企业破产前应按照法定程序,优先支付拖欠的职工工资、加班费、社会保险费和福利待遇。
5. 医疗救助:企业破产时,应为本单位职工提供一定的医疗救助,确保职工在失业期间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
6. 培训和再就业服务:企业破产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关心失业职工的再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职工尽快重新就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补偿标准和法律程序可能因地区、企业情况和职工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在企业破产过程中,职工应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寻求法律咨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有必要,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